葛介超简历

姓名:葛介超
邮箱:jchge2010@mail.ipc.ac.cn
个人网页: 葛介超--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资源库 (cas.cn)
学习经历
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化学教育,理学学士
2000年9月-2003年11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分析化学,理学硕士,导师:唐波教授
2004年9月-2008年6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物理化学,理学博士, 导师:唐波教授
期间2005年3月-2006年8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学实验室,访问研究
工作经历
1994年7月-2008年8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副教授
2008年8月-2009年8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2009年8月-2009年12月,中科院理化所光响应材料与器件实验室,项目聘用
2010年1月-至今,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光响应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期间2016年8月-2016年11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合作项目交流
2016年9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硕士招生方向: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研究领域:聚焦光功能纳米材料 (碳、硅、聚合物、天然产物以及金属框架有机物),利用纳米自组装技术,重点构建基于蛋白、核酸、细菌、细胞、酶等不同层次生物组织的纳米组装体,设计新型仿生光响应智能纳米药物输送体系,借助病灶部位固有环境,着力解决纳米药物的高效、精准递送等重大科学问题,用于光免疫抗肿瘤、病毒、细菌、炎症、心血管疾病或创伤修复等领域。
学术成果:
利用功能前驱体控制合成方法结合高温水热碳化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制备了多功能红光碳纳米点,首次发现了单线态氧量子效率最高的水溶性碳纳米点光敏剂,该类红光碳纳米点光敏剂在肿瘤光诊疗、可见光抗菌、可见光降解有机有害物质和光催化制备化学品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前景。
迄今发表论文100余篇,正面他引共7000余次,H指数为43。近五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Science, Biomaterials等国际期刊发表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研究论文40余篇,5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研究论文(非综述)入选“ESI 高被引论文” (引用次数排在学科领域前1%的论文)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9项,授权专利7项,其中国际 (欧盟)专利1项。 |
|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作为子课题项目负责人或科研骨干主持或参与科技部973项目、中科院先导B、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9项。另外,指导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开展科研工作,有2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获国家奖学金。